Wednesday, 14 December 2011

 每日營養攝取量基準值
 熱量 2000大卡
 蛋白質 60公克
 脂肪 55公克
 飽和脂肪酸 18公克
 碳水化合物 320公克
 鈉 2400毫克

 維生素A 600微克
 維生素B1 1.4毫克
 維生素B2 1.6毫克
 維生素C 60毫克
 維生素E 12毫克

 鈣 800毫克
 膽固醇 300毫克
 鐵 15毫克
 膳食纖維 20公克
 
 食物的酸鹼性是由食物經人體消化、吸收、代謝後的產物所決定的

 酸性食物 
  說含氟、氯、硫、磷等非金屬元素較多的食物,稱為“酸性食物”。
  例如:肉禽類、蛋類、魚類、糧食、油脂、花生、白糖、啤酒等。
  這些食品中的硫、磷含量高,在人體內代謝後形成硫酸、磷酸,使體液的酸度升高。

 鹼性食物 
 含鉀、鈉、鈣、鎂等金屬元素較多的食物,稱為“鹼性食物”。
 蔬菜類(冬瓜、番茄、南瓜、黃瓜、蘿卜、菠菜、白菜、卷心菜、油菜、芹菜、馬鈴薯)、
 水果類(蘋果、梨子、香蕉、桃子、草莓、梅子、李子、柿子、葡萄、柑橘、柚子、檸檬)、
 豆及豆制品(豆腐、豌豆、大豆、綠豆)、蘑菇、竹筍、栗子、茶葉、咖啡、葡萄酒等,
 特別是海藻類如海帶、紫菜等,所含礦物質遠遠高于蔬菜水果,
 紅薯是強鹼性食物。這些食物中的有機酸參與體內代謝,在人體內氧化後,
 會產生氧氣、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,剩下的金屬離子能使體液的鹼度升高。

 中性食物 
 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基本均衡,代謝產物的酸鹼性基本平衡,稱為“中性食物”。
 http://goo.gl/fpak4 牛奶、蘆筍、葡萄糖、果糖、糖浆、淀粉(玉米、木薯等)、
 食盐、醋酸(食醋主要成分)、柠檬酸(调饮料酸味剂)、食用油脂(猪油、牛油、植物油) 
 礦物質含量甚微,因此也視為中性食物。

 http://goo.gl/tSmCE 食物顏色